《上海保险》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基于人才培养的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

 
来源:上海保险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医疗卫生人才是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然而我国全科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合格的全科医生输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因此,我国应加快建设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医疗队伍建设,组建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综合能力合格的全科医生,以利于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目前国内外对全科医生能力的评价主要依据世界家庭医师组织提出的6项核心胜任力,我国对全科医生能力评价研究较晚,研究多侧重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等出发,对全科医生个人的综合能力研究缺乏[1-5]。本研究旨在建立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指导全科医生实践,为建立全科人才队伍、培养优秀全科人才起到指导作用。 1 建立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1.1 构建全面反映综合能力的考核框架 首先,系统查阅与系统评价相关的资料信息,总结归纳、明确国内外既往研究中用于系统评价框架或维度确定的指导性理论与方法,明确既往研究中可以借鉴的框架或维度;其次,以“系统论”作为指导,把全科医生综合能力看作一个系统,从机构内部及其与外环境的关系入手,尝试从输入、运行过程、输出结果及环境的反馈4个方面初步构建考核框架;最后,运用头脑风暴法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对于初步形成的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框架进行专家咨询与论证、修订及完善。最终界定的考核框架具体如下:(1)临床诊疗能力,包括问诊能力、临床决策、临床处置、检查与用药;(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包括预防服务能力、信息应用能力;(3)科教能力,包括循证医学能力、继续教育、科研能力、教学能力;(4)人文素养,包括医患沟通能力、职业精神、相关能力运用[6-7]。 1.2 收集与筛选科研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论证,对考核的指标进行修改,再通过第3轮预试验后对指标进行修正。最终形成的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指标体系见表1。 1.3 权重计算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乘积法,采用Excel 2010分析数据最终确定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指标的组合权重。具体遵循以下步骤:(1)明确考核指标体系;(2)构建比较判断优选矩阵;(3)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4)检验权重系数的可接受性;(5)计算考核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6)确定评价考核指标的组合权重。 1.4 确定指标评分标准 每项指标满分为100分,依据全科医生综合能力三级指标测量标准,衡量自身实际现状,将三级指标中的每项指标自评分,达A等标准的酌情评定85~100分,达B等指标酌情评定60~84分,达C等指标酌情评定35~59分,达D等指标酌情评定0~34分。评分取整数,平均评分符合正态分布时以(±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时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R)〕表示。 2 实证论证 2018年6月,在上海市某区12家社区每家随机选取4名全科医生,调查样本共48份,采取问卷的形式。调查样本自评得分见表2,总平均得分为78.45分,表明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与指标体系B等测量标准接近。在人文素养方面,全科医生平均得分最高,为85.48分,达A等测量标准;其次在临床诊疗能力方面,全科医生平均得分为83.18分,为B等;再次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平均得分,为82.43分。比较弱的是科教能力,平均得分为54.49分,仅达C等标准。 3 讨论 3.1 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全科医生评价的总平均得分为78.25分。由此可见,该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属于中偏上水平。分析认为,近年来该区不断开展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并吸引一大批经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入,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层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逐步提升。由于该区处于大型国际城市上海,全科医生的学历、素质、能力比较强,所以总体的得分不会太低。面对这样的得分,应意识到与目前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仍有一定的差距,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还有提升空间。 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一级指标的临床诊疗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科教能力、人文素养,自评得分分别为83.18、82.43、54.49、85.48分。说明全科医生目前所具有的综合能力方面,以人文素养得分最高,以科教能力得分最低,临床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位居中间。 人文素养方面,沟通能力和职业精神自评基本达到A等水平,说明全科医生在医患关系的处理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成为患者的朋友已然成为全科医生的工作态度。应用卫生经济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及医事法学知识的运用还有待提升。在今后培训中可增加此部分知识的学习,增加医保和医事法学的相关内容。 临床诊疗能力方面,全科医生对医学临床知识技能掌握较好,对检查与基本药物的运用比较好,基本达到A等水平,其他达到B等水平,其中全科医生对慢性病管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掌握较好,可见该区全科医生临床水平比较扎实,但是仍有提升的空间。对急救能力和对患者初步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得分偏低,需加强这方面技能的提升和学习。 表1 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指标体系Table 1 Comprehensive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GPs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1临床诊疗能力1.1问诊能力C 1 1 1查体专业C 1 1 2病史采集1.2临床决策C 1 2 1临床决策基于循证C 1 2 2决策合理1.3临床处置C 1 3 1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C 1 3 2慢性病管理C 1 3 3康复服务C 1 3 4会诊/转诊服务C 1 3 5家庭医疗服务C 1 3 6急救能力C 1 3 7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1.4检查与用药C 1 4 1检查解读能力C 1 4 2基本药物使用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2.1预防服务能力C 2 2 1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C 2 2 2保存完整的医疗记录C 2 2 3信息获取、追踪和掌握新技术C 2 2 4信息分析处理与管理能力C 2 2 5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帮助诊治与患者教育C 2 2 6掌握社区人群健康需求3科 教能力C 2 1 1疾病的预防控制与保健C 2 1 2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C 2 1 3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C 2 1 4临床相关传染病的处理C 2 1 5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 2 1 6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C 2 1 7领导社区健康的能力C 2 1 8对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2.2信息应用能力3.1循证医学能力C 3 1 1发现并提出问题C 3 1 2收集查阅文献信息能力3.2继续教育C 3 2 1参加继续教育培训C 3 2 2外出进修3.3科研能力C 3 4 1规范化培训带教情况C 3 4 2灵活应用教学技巧和方法4人 文素养C 3 3 1论文发表C 3 3 2承担课题级别3.4教学能力4.1医患沟通能力C 4 1 1与患者有效合作C 4 1 2与患者、家属及照顾者的有效沟通4.2职业精神C 4 2 1对患者和职业富有责任感C 4 2 2持续学习创新能力C 4 2 3有限临床资源公平分配C 4 2 4尊重患者、保护隐私C 4 2 5和团队同事团结协作4.3相关能力运用C 4 3 1运用卫生经济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C 4 3 2与其他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的合理协作C 4 3 3医事法学知识的运用 表2 调查样本各级指标得分(±s,分)Table 2 Average score of indicators at all levels of the survey sample注:a表示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指标 得分C 1 1 1查体专业 8 2.6 1±6.6 9 C 1 1 2病史采集 8 4.3 5±8.2 3 C 1 2 1临床决策基于循证 8 2.5 7±8.2 3 C 1 2 2决策合理 8 3.7 8±9.3 8 C 1 3 1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 8 6.0 4±7.0 1 C 1 3 2慢性病管理 8 6.2 6±7.1 6 C 1 3 3康复服务 8 4.5 7±9.7 6 C 1 3 4会诊/转诊服务 8 3.6 5±9.8 9 C 1 3 5家庭医疗服务 8 2.4 3±1 1.8 6 C 1 3 6急救能力 8 0.2 6±1 0.7 9 C 1 3 7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7 9.7 4±1 1.3 5 C 1 4 1检查解读能力 8 4.0 0±7.7 4 C 1 4 2基本药物使用 8 4.6 5±7.0 4 C 2 1 1疾病的预防控制与保健 8 5.1 7±9.8 5 C 2 1 2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 8 4.4 8±9.1 6 C 2 1 3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 8 3.6 1±8.6 2 C 2 1 4临床相关传染病的处理 7 9.3 0±1 3.3 7 C 2 1 5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8 1.1 7±1 3.3 7 C 2 1 6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 7 9.4 8±1 3.0 7 C 2 1 7领导社区健康的能力 8 1.0 4±1 1.8 5 C 2 1 8对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 8 4.3 0±1 0.5 4 C 2 2 1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 8 2.9 1±1 2.5 0 C 2 2 2保存完整的医疗记录 8 3.8 7±1 2.2 1 C 2 2 3信息获取、追踪和掌握新技术 8 2.7 8±1 0.3 4 C 2 2 4信息分析处理与管理能力 8 2.7 4±1 0.3 8 C 2 2 5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帮助诊治与患者教育 8 1.9 1±1 0.6 7 C 2 2 6掌握社区人群健康需求 8 0.4 8±1 1.3 3 C 3 1 1发现并提出问题 8 1.2 2±9.4 5 C 3 1 2收集查阅文献信息能力 7 8.7 4±1 4.4 0 C 3 2 1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8 5.7 8±9.6 9 C 3 2 2外出进修 5 8.8 7±3 7.1 4 C 3 3 1论文发表 0(6 0.0)a C 3 3 2承担课题级别 0(5 5.0)a C 3 4 1规范化培训带教情况 0(5 1.5)a C 3 4 2灵活应用教学技巧和方法 5 4.7 8±3 3.8 6 C 4 1 1与患者有效合作 8 6.5 7±9.3 3 C 4 1 2与患者、家属和照顾者的有效沟通 8 6.2 6±9.0 0 C 4 2 1对患者和职业富有责任感 8 7.8 7±9.2 1 C 4 2 2持续学习创新能力 8 3.6 1±9.5 1 C 4 2 3有限临床资源公平分配 8 5.4 3±5.5 7 C 4 2 4尊重患者、保护隐私 8 9.6 1±5.7 5 C 4 2 5和团队同事团结协作 8 8.1 3±5.3 8 C 4 3 1运用卫生经济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8 3.7 0±7.3 1 C 4 3 2与其他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的合理协作 8 4.0 9±7.6 8 C 4 3 3医事法学知识的运用 8 0.7 8±1 2.0 5 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该区全科医生达到B等标准,其中,C211疾病的预防控制与保健、C212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C218对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达到A等标准,但是对临床相关传染病的处理和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仍需加强。 该区全科医生在科教能力方面评分最低,达C等标准,提升空间较大。继续教育中外出进修分数较低,应加大全科医生进修培训的力度,送全科医生到三级医院学习相应诊疗技术和技能。在科研方面,虽然目前淡化全科医生对科研的要求,但是临床和教学知识的提升需要科研的支持,所以科研水平影响甚至决定临床水平的提高。目前全科社区师资欠缺是重大问题,同济大学通过医学院-附属医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对口建设,培养社区全科师资,提升社区教学水平。3.2 对全科医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整体较好,目前科教能力方面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决策有待加强,总体能力仍有上升空间。尤其是查体专业能力、急救能力、心理咨询与治疗、社区诊断、卫生经济学和医事法学知识的运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开展相应科研工作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可见,该区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仍有提升和扩展空间,提高全科医生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提出优化全科医生综合能力的6条建议,从而为培养全科人才队伍找到有效办法。(1)大力培养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强化毕业后教育,从临床、科教、公共卫生、人文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单位支持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学习力度,并将全科医生培养列入绩效考核。(2)优化基层全科医学课程体系。目前培训班多侧重慢性病管理等方面,涉及临床技能、心理及科研较少。所以一方面应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应完善基层全科医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对基层全科医生基本要求的所需技能。(3)强化基层全科医生实践教学,重点是加强全科医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教学相长,使更多的全科医生具备临床带教能力,培养我国基层全科师资队伍[8]。(4)正确定位全科医生职责,新医改形势下要将全科医生的职责从“重治轻预”向“防治结合”转移,将全科医生的职责从“医疗服务”向“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转移。(5)促进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和多学科合作。全科医学与其他专科区别在于全科医学是在社区提供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的、基本和连续性的预防服务,通过转诊与其他专科合作。服务的合作具体在于与社区护理、各临床专科、辅助诊断服务、药品服务、协疗服务的理解和配合。所以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并非是完全割裂的[9]。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内,应广泛借鉴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知识,不断融合,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贡献:潘莹负责文章设计及撰写;陈宇革负责问卷收集、整理;王朝昕负责方法论指导;于德华负责文章的研究方向和构思。 本文无利益冲突。 [1]张超慧,关喆,匡宝平,等.互联网+教育下医学实用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4):4526-4530.ZHANG C H,GUAN Z,KUANG B P,et al.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f medical practical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under internet plus education[J].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8,45(24):4526-4530. [2]杨燕梅,刘浩.基于信息素养的医学生科研能力调查问卷的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视界,2018,8(29):69-70. [3]郭颖,田磊,兰天,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与评价指标体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7,34(4):69-73.DOI:10.3969/j.issn.1674-490X.2017.04.014.GUO Y,TIAN L,LAN T,et al.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mpirical research in medical students major in clinical medicine[J].Med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2017,34(4):69-73.DOI:10.3969/j.issn.1674-490X.2017.04.014. [4]邬晓薇.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6. [5]时文馨,王岩青,张丽云,等.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4):44-47.DOI:10.3969/j.issn.1671-9069.2013.04.016.SHI W X,WANG Y Q,ZHANG L Y,et al.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clinical competence of post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J].Hospital Management Forum,2013,30(4):44-47.DOI:10.3969/j.issn.1671-9069.2013.04.016. [6]陈亮,夏秀萍,何达,等.标准化病人在助理全科医生门诊接诊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10):790-793.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5.10.017.CHEN L,XIA X P,HE D,et al.Us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training of assistant general practitioners[J].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2015,14(10):790-793.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5.10.017. [7]叶腾飞,潘小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西城市社区全科医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7):752-755.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4.07.006.YE T F,PAN X Y.Construction of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AHP on the competence of urban general practitioner in Guangxi[J].Chinese General ractice,2014,17(7):752-755.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4.07.006. [8]张春阳,曹天明,许雅娜,等.社区医学教育对全科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初探[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1):99-100.DOI:10.3969/j.issn.1673-5552.2013.21.0075. [9]杨辉,韩建军,许岩丽.中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发展、挑战与展望[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9):2267-2279.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51.YANG H,HAN J J,XU Y L.General practice workforce in China:development,challenges and outlook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9,22(19):2267-2279.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5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医疗卫生人才是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然而我国全科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合格的全科医生输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因此,我国应加快建设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医疗队伍建设,组建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综合能力合格的全科医生,以利于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目前国内外对全科医生能力的评价主要依据世界家庭医师组织提出的6项核心胜任力,我国对全科医生能力评价研究较晚,研究多侧重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等出发,对全科医生个人的综合能力研究缺乏[1-5]。本研究旨在建立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指导全科医生实践,为建立全科人才队伍、培养优秀全科人才起到指导作用。1 建立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1.1 构建全面反映综合能力的考核框架 首先,系统查阅与系统评价相关的资料信息,总结归纳、明确国内外既往研究中用于系统评价框架或维度确定的指导性理论与方法,明确既往研究中可以借鉴的框架或维度;其次,以“系统论”作为指导,把全科医生综合能力看作一个系统,从机构内部及其与外环境的关系入手,尝试从输入、运行过程、输出结果及环境的反馈4个方面初步构建考核框架;最后,运用头脑风暴法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对于初步形成的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框架进行专家咨询与论证、修订及完善。最终界定的考核框架具体如下:(1)临床诊疗能力,包括问诊能力、临床决策、临床处置、检查与用药;(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包括预防服务能力、信息应用能力;(3)科教能力,包括循证医学能力、继续教育、科研能力、教学能力;(4)人文素养,包括医患沟通能力、职业精神、相关能力运用[6-7]。1.2 收集与筛选科研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论证,对考核的指标进行修改,再通过第3轮预试验后对指标进行修正。最终形成的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指标体系见表1。1.3 权重计算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乘积法,采用Excel 2010分析数据最终确定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指标的组合权重。具体遵循以下步骤:(1)明确考核指标体系;(2)构建比较判断优选矩阵;(3)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4)检验权重系数的可接受性;(5)计算考核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6)确定评价考核指标的组合权重。1.4 确定指标评分标准 每项指标满分为100分,依据全科医生综合能力三级指标测量标准,衡量自身实际现状,将三级指标中的每项指标自评分,达A等标准的酌情评定85~100分,达B等指标酌情评定60~84分,达C等指标酌情评定35~59分,达D等指标酌情评定0~34分。评分取整数,平均评分符合正态分布时以(±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时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R)〕表示。2 实证论证2018年6月,在上海市某区12家社区每家随机选取4名全科医生,调查样本共48份,采取问卷的形式。调查样本自评得分见表2,总平均得分为78.45分,表明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与指标体系B等测量标准接近。在人文素养方面,全科医生平均得分最高,为85.48分,达A等测量标准;其次在临床诊疗能力方面,全科医生平均得分为83.18分,为B等;再次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平均得分,为82.43分。比较弱的是科教能力,平均得分为54.49分,仅达C等标准。3 讨论3.1 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全科医生评价的总平均得分为78.25分。由此可见,该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属于中偏上水平。分析认为,近年来该区不断开展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并吸引一大批经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入,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层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逐步提升。由于该区处于大型国际城市上海,全科医生的学历、素质、能力比较强,所以总体的得分不会太低。面对这样的得分,应意识到与目前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仍有一定的差距,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还有提升空间。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一级指标的临床诊疗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科教能力、人文素养,自评得分分别为83.18、82.43、54.49、85.48分。说明全科医生目前所具有的综合能力方面,以人文素养得分最高,以科教能力得分最低,临床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位居中间。人文素养方面,沟通能力和职业精神自评基本达到A等水平,说明全科医生在医患关系的处理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成为患者的朋友已然成为全科医生的工作态度。应用卫生经济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及医事法学知识的运用还有待提升。在今后培训中可增加此部分知识的学习,增加医保和医事法学的相关内容。临床诊疗能力方面,全科医生对医学临床知识技能掌握较好,对检查与基本药物的运用比较好,基本达到A等水平,其他达到B等水平,其中全科医生对慢性病管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掌握较好,可见该区全科医生临床水平比较扎实,但是仍有提升的空间。对急救能力和对患者初步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得分偏低,需加强这方面技能的提升和学习。表1 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指标体系Table 1 Comprehensive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GPs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1临床诊疗能力1.1问诊能力C 1 1 1查体专业C 1 1 2病史采集1.2临床决策C 1 2 1临床决策基于循证C 1 2 2决策合理1.3临床处置C 1 3 1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C 1 3 2慢性病管理C 1 3 3康复服务C 1 3 4会诊/转诊服务C 1 3 5家庭医疗服务C 1 3 6急救能力C 1 3 7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1.4检查与用药C 1 4 1检查解读能力C 1 4 2基本药物使用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2.1预防服务能力C 2 2 1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C 2 2 2保存完整的医疗记录C 2 2 3信息获取、追踪和掌握新技术C 2 2 4信息分析处理与管理能力C 2 2 5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帮助诊治与患者教育C 2 2 6掌握社区人群健康需求3科 教能力C 2 1 1疾病的预防控制与保健C 2 1 2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C 2 1 3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C 2 1 4临床相关传染病的处理C 2 1 5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 2 1 6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C 2 1 7领导社区健康的能力C 2 1 8对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2.2信息应用能力3.1循证医学能力C 3 1 1发现并提出问题C 3 1 2收集查阅文献信息能力3.2继续教育C 3 2 1参加继续教育培训C 3 2 2外出进修3.3科研能力C 3 4 1规范化培训带教情况C 3 4 2灵活应用教学技巧和方法4人 文素养C 3 3 1论文发表C 3 3 2承担课题级别3.4教学能力4.1医患沟通能力C 4 1 1与患者有效合作C 4 1 2与患者、家属及照顾者的有效沟通4.2职业精神C 4 2 1对患者和职业富有责任感C 4 2 2持续学习创新能力C 4 2 3有限临床资源公平分配C 4 2 4尊重患者、保护隐私C 4 2 5和团队同事团结协作4.3相关能力运用C 4 3 1运用卫生经济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C 4 3 2与其他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的合理协作C 4 3 3医事法学知识的运用表2 调查样本各级指标得分(±s,分)Table 2 Average score of indicators at all levels of the survey sample注:a表示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指标 得分C 1 1 1查体专业 8 2.6 1±6.6 9 C 1 1 2病史采集 8 4.3 5±8.2 3 C 1 2 1临床决策基于循证 8 2.5 7±8.2 3 C 1 2 2决策合理 8 3.7 8±9.3 8 C 1 3 1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 8 6.0 4±7.0 1 C 1 3 2慢性病管理 8 6.2 6±7.1 6 C 1 3 3康复服务 8 4.5 7±9.7 6 C 1 3 4会诊/转诊服务 8 3.6 5±9.8 9 C 1 3 5家庭医疗服务 8 2.4 3±1 1.8 6 C 1 3 6急救能力 8 0.2 6±1 0.7 9 C 1 3 7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7 9.7 4±1 1.3 5 C 1 4 1检查解读能力 8 4.0 0±7.7 4 C 1 4 2基本药物使用 8 4.6 5±7.0 4 C 2 1 1疾病的预防控制与保健 8 5.1 7±9.8 5 C 2 1 2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 8 4.4 8±9.1 6 C 2 1 3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 8 3.6 1±8.6 2 C 2 1 4临床相关传染病的处理 7 9.3 0±1 3.3 7 C 2 1 5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8 1.1 7±1 3.3 7 C 2 1 6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 7 9.4 8±1 3.0 7 C 2 1 7领导社区健康的能力 8 1.0 4±1 1.8 5 C 2 1 8对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 8 4.3 0±1 0.5 4 C 2 2 1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 8 2.9 1±1 2.5 0 C 2 2 2保存完整的医疗记录 8 3.8 7±1 2.2 1 C 2 2 3信息获取、追踪和掌握新技术 8 2.7 8±1 0.3 4 C 2 2 4信息分析处理与管理能力 8 2.7 4±1 0.3 8 C 2 2 5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帮助诊治与患者教育 8 1.9 1±1 0.6 7 C 2 2 6掌握社区人群健康需求 8 0.4 8±1 1.3 3 C 3 1 1发现并提出问题 8 1.2 2±9.4 5 C 3 1 2收集查阅文献信息能力 7 8.7 4±1 4.4 0 C 3 2 1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8 5.7 8±9.6 9 C 3 2 2外出进修 5 8.8 7±3 7.1 4 C 3 3 1论文发表 0(6 0.0)a C 3 3 2承担课题级别 0(5 5.0)a C 3 4 1规范化培训带教情况 0(5 1.5)a C 3 4 2灵活应用教学技巧和方法 5 4.7 8±3 3.8 6 C 4 1 1与患者有效合作 8 6.5 7±9.3 3 C 4 1 2与患者、家属和照顾者的有效沟通 8 6.2 6±9.0 0 C 4 2 1对患者和职业富有责任感 8 7.8 7±9.2 1 C 4 2 2持续学习创新能力 8 3.6 1±9.5 1 C 4 2 3有限临床资源公平分配 8 5.4 3±5.5 7 C 4 2 4尊重患者、保护隐私 8 9.6 1±5.7 5 C 4 2 5和团队同事团结协作 8 8.1 3±5.3 8 C 4 3 1运用卫生经济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8 3.7 0±7.3 1 C 4 3 2与其他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的合理协作 8 4.0 9±7.6 8 C 4 3 3医事法学知识的运用 8 0.7 8±1 2.0 5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该区全科医生达到B等标准,其中,C211疾病的预防控制与保健、C212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C218对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达到A等标准,但是对临床相关传染病的处理和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仍需加强。该区全科医生在科教能力方面评分最低,达C等标准,提升空间较大。继续教育中外出进修分数较低,应加大全科医生进修培训的力度,送全科医生到三级医院学习相应诊疗技术和技能。在科研方面,虽然目前淡化全科医生对科研的要求,但是临床和教学知识的提升需要科研的支持,所以科研水平影响甚至决定临床水平的提高。目前全科社区师资欠缺是重大问题,同济大学通过医学院-附属医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对口建设,培养社区全科师资,提升社区教学水平。3.2 对全科医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整体较好,目前科教能力方面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决策有待加强,总体能力仍有上升空间。尤其是查体专业能力、急救能力、心理咨询与治疗、社区诊断、卫生经济学和医事法学知识的运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开展相应科研工作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可见,该区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仍有提升和扩展空间,提高全科医生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提出优化全科医生综合能力的6条建议,从而为培养全科人才队伍找到有效办法。(1)大力培养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强化毕业后教育,从临床、科教、公共卫生、人文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单位支持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学习力度,并将全科医生培养列入绩效考核。(2)优化基层全科医学课程体系。目前培训班多侧重慢性病管理等方面,涉及临床技能、心理及科研较少。所以一方面应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应完善基层全科医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对基层全科医生基本要求的所需技能。(3)强化基层全科医生实践教学,重点是加强全科医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教学相长,使更多的全科医生具备临床带教能力,培养我国基层全科师资队伍[8]。(4)正确定位全科医生职责,新医改形势下要将全科医生的职责从“重治轻预”向“防治结合”转移,将全科医生的职责从“医疗服务”向“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转移。(5)促进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和多学科合作。全科医学与其他专科区别在于全科医学是在社区提供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的、基本和连续性的预防服务,通过转诊与其他专科合作。服务的合作具体在于与社区护理、各临床专科、辅助诊断服务、药品服务、协疗服务的理解和配合。所以全科医学与其他学科并非是完全割裂的[9]。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内,应广泛借鉴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知识,不断融合,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作者贡献:潘莹负责文章设计及撰写;陈宇革负责问卷收集、整理;王朝昕负责方法论指导;于德华负责文章的研究方向和构思。本文无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张超慧,关喆,匡宝平,等.互联网+教育下医学实用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4):4526-4530.ZHANG C H,GUAN Z,KUANG B P,et al.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f medical practical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under internet plus education[J].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8,45(24):4526-4530.[2]杨燕梅,刘浩.基于信息素养的医学生科研能力调查问卷的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视界,2018,8(29):69-70.[3]郭颖,田磊,兰天,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与评价指标体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7,34(4):69-73.DOI:10.3969/j.issn.1674-490X.2017.04.014.GUO Y,TIAN L,LAN T,et al.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mpirical research in medical students major in clinical medicine[J].Med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2017,34(4):69-73.DOI:10.3969/j.issn.1674-490X.2017.04.014.[4]邬晓薇.国家执业医师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6.[5]时文馨,王岩青,张丽云,等.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4):44-47.DOI:10.3969/j.issn.1671-9069.2013.04.016.SHI W X,WANG Y Q,ZHANG L Y,et al.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clinical competence of post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J].Hospital Management Forum,2013,30(4):44-47.DOI:10.3969/j.issn.1671-9069.2013.04.016.[6]陈亮,夏秀萍,何达,等.标准化病人在助理全科医生门诊接诊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10):790-793.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5.10.017.CHEN L,XIA X P,HE D,et al.Us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training of assistant general practitioners[J].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2015,14(10):790-793.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5.10.017.[7]叶腾飞,潘小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西城市社区全科医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7):752-755.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4.07.006.YE T F,PAN X Y.Construction of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AHP on the competence of urban general practitioner in Guangxi[J].Chinese General ractice,2014,17(7):752-755.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4.07.006.[8]张春阳,曹天明,许雅娜,等.社区医学教育对全科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初探[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1):99-100.DOI:10.3969/j.issn.1673-5552.2013.21.0075.[9]杨辉,韩建军,许岩丽.中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发展、挑战与展望[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9):2267-2279.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51.YANG H,HAN J J,XU Y L.General practice workforce in China:development,challenges and outlook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9,22(19):2267-2279.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51.

文章来源:上海保险 网址: http://shbx.400nongye.com/lunwen/itemid-6432.shtml


上一篇: 上海市闵行区分级诊疗实践效果研究
下一篇: 自动化技术论文_机器学习模型在车险欺诈检测的研究进展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上海保险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